河南消费者网欢迎您!
河南消费者网
首页 > 维权咨询

警惕短视频“财富密码”,一少年险陷“虚假订单诈骗”陷阱

来源:上观新闻 发布时间:2025-03-17 18:36:32 浏览量:

  近日,崇明长兴地区一名少年在网上刷到“零成本卖手机赚差价”的兼职广告,险些陷入“虚假订单诈骗”陷阱。所幸家长及时发现异常,民警迅速介入劝阻,成功避免了经济损失。

  3月15日,家住长兴镇的16岁少年小李在网上刷到一条标注“跟我赚钱”的小视频,主播在视频里声称“只需转发商品链接,每单可赚200元,月入轻松过万”。小李当即就想尝试一下,他很快通过视频下方的链接添加了名为“商务合作”的企业微信。对方在微信里承诺,只要小李在网购平台注册账号,上架他们提供的手机商品链接,每卖出去一单就可赚取200元至240元不等的差价。

  无本万利,小李听信后根据对方提供的“操作指南”,用真实身份注册了某鱼账号,并填写了包含个人信息的《合作协议》。对方随后发来一个卖手机的网页链接,显示多款品牌手机低价出售。小李按照指示,在某鱼账号上发布手机销售信息后,第二天便收到“客户”咨询。该“客户”表现出急切的购买态度,直接拍下一单,并催促小李“赶紧让客服发货”。

  小李联系“客服”要求发货后,对方以“防止新销售商家携款跑路”为由,让小李先行向“公司财务账户”转账手机款2480元,承诺“交易完成,买家收货后会原路退还”。小李拿不出这笔钱,转而向父亲借,并称赚到钱后还他。李先生联想到民警在业主群转发的各类兼职诈骗宣传内容,立即带儿子前往派出所咨询。

  “‘短视频引流+社交软件指导+第三方平台交易’是诈骗高发组合。”民警了解情况后,迅速揭穿骗局,并提醒小李不要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和短信验证信息,凡是要求先垫资的“兼职”都是诈骗。小李和其父亲恍然大悟,对民警的耐心劝阻表示感谢。

  警方提示:凡是声称“零成本”“轻松赚钱”的兼职广告,多为诈骗陷阱。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应提高警惕,切勿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原标题:警惕短视频“财富密码”,一少年险陷“虚假订单诈骗”陷阱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解敏 通讯员 陈卫国

上一篇:薅你没商量!微短剧精准“围猎”银发族
下一篇:上亿元“宝贝”99元送?剧情演绎直播带货“围猎”老年人
栏目推荐 
吸尘器半年出故障 邮寄保修起纠纷
吸尘器半年出故障 邮寄保修起纠纷
栏目排行 
吸尘器半年出故障 邮寄保修起纠纷吸尘器半年出故障 邮寄保修起纠纷
官方旗舰店网售电动车以次充好遭消费者集中投诉,爱玛科技“按闹分配”官方旗舰店网售电动车以次充好遭消
郑州闫女士投诉爱美丽嘉玺整形美容医院郑州闫女士投诉爱美丽嘉玺整形美容
为什么大爷买什么都滞销?警惕“悲情营销”背后的陷阱为什么大爷买什么都滞销?警惕“悲情
“悲情营销”切莫变成“狼来了”“悲情营销”切莫变成“狼来了”
领红包提现被拒 法院判决可以提(以案说法)领红包提现被拒 法院判决可以提(以
以案说法丨南召县一男子开了个玩笑 赔了五千多元以案说法丨南召县一男子开了个玩笑
美容维权四年未果 消协出手成功调解美容维权四年未果 消协出手成功调
辽宁锦州吴女士投诉黄河票务网欺骗消费者,虚假售票辽宁锦州吴女士投诉黄河票务网欺骗
浙江嘉兴黄先生投诉北京有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恶意扣费浙江嘉兴黄先生投诉北京有缘网络科
网站首页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 河南铁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
本网站所转载的信息,不代表河南消费者网观点;署名来源河南消费者网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工信部备案号:豫ICP备16021895号